大家好,关于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65岁以上农民退休制度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农民老有所养,你认为咋样
我觉得这个提案的提出初衷非常好,如果能够切实地实施,可以大大改善广大的老年农民群体的晚年生活的质量,真正做到“洗脚上田,老有所养”。
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必需物品,我国的粮食供给依赖我们的农民,所以随着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进程推进,完善对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增收,改善老一代农民的老年生活质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提出提案,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这个提案引来了热烈的讨论。
从出发点上来看,这个提案很接地气,也说出了很多农民的心声。农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劳动人民,靠种田维持生计,并且为国家的粮食储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老一代的农民经历过交公粮的年代,他们为国家的粮食储备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70后80后等年轻一代的农村人都已经告别种田,纷纷外出务工。因为种田一年的收益还抵不过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而付出的劳动和艰辛却是加倍的。有些家庭甚至全家都离开农村,去到镇上或者县里面生活。在很多农村,依然种田为生的,正是那些老农民,这些老农民基本都年事已高,到了六七十岁还在田间劳作,完全是“活到老劳到老”,付出了一辈子的艰辛。
按照王学坤委员提议的说法实施,那么有很多问题是有待解决的。比如:现在下地种田的基本是老一代的农民,如果按照提议这些老农民相继洗脚退休,那么他们退休之后,农田由谁去耕种呢?年轻一代早已弃之不耕,甚至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连下田都没有下过,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那么闲置的农田将会到处都是,不但影响粮食产量,还会荒废良田,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当然,现在技术水平日益提升,让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未来可期,但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不可能立马就大面积实现。因为祖国地大,地貌迥异,平原地区相对可以更好地实施机械化等耕作方式,在南方丘陵地貌山多且地不平的梯田式农田环境,要进行机械化耕作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当然,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让农业生产加快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智能化进程,当农业达到一定的产业化智能化程度,实现农民职业化,只有等农民职业化之后,才能真正去实现农民的退休制度,让我们辛勤一辈子的老农民真正地过上“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老年生活。
农民实行退休制度,有多少同意通过之后,能实现吗
农民实行退休制度,有多少同意?通过之后,能实现吗?
目前网友们相传的农民退休制度,其实是源自政协委员委王学坤所提出的“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王学坤提出,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我来自农村,我觉得以一个农村家庭的角度来说,王学坤所提出的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同样身为生产者,现在老了之后失去了劳动力,那么直接导致的就是收入的下降,毕竟从事农业劳动最重要的就是体力。
站在农民的角度,我们是很希望这样的制度能够通过的,但是很遗憾这项制度提出之后并没有得到通过。至于没有通过的原因也很简单,这项制度通过以及实施的最大阻力其实是来自于城市。
一、社保基金的来源想要享受退休金的待遇,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缴纳退休金。而目前缴纳社保基金的主力是城市职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农民想要享受退休金的话,那么势必要从社保基金之中支出。可是农民此前并没有够够金额的社保基金,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要从城市职工所缴纳的社保基金之中支出的。
这对于城市职工而言,很可能会感觉到有失公允,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此前的每个月都在按时缴纳社保,这样等到自己退休了才能够享受退休待遇。
二、工作环境的差异但是你的职工上班的时候都必须要准点打卡,并且身在领导的监督之下,而农民的工作环境则相对的自由,部分城市职工则会对此表示不满。而且城市里的职工如果在退休之后可能就会找不到工作,但是农民年龄大了之后,起码还会在家里面有一块儿地,就是城里人所认为的还会有一定的收入。
农民的想法
身处农民家庭,我想对社保也就是退休金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城里人可能以为我们即便在年龄大了之后,还可以依靠土地的收入来维持生活。但实际情况别说是老年人,即便是年轻人,依靠着这些土地也无法养活自己。
现在农产品的物价很低,而且各项支出例如农业器械,还有就是化肥的支出都很高。你好的时候还可以外出务农来补贴家用,但是等到年龄大了之后,仅仅依靠所谓的农业产出是其实很低,而且年龄大了的话,体力下降更是无法维持农业劳动。
我们平种一点青菜,自己吃还可以,但是你说依靠我们自己种的菜,然后把它们卖了去,用来换些肉,那恐怕是不够的,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做那么多的菜。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我们每个月能够得到几百元的退休金的话,对于我们农民老了之后的生活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善。
你看我们所希望的所要求的,也并不是说像城里人那样动辄几千元的退休金,对于农民来讲,每个月有个几百元,就足够生活了。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可行性有多大推行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难题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也就是当然可行了,但是理论只是理论啊,要想真正把它变成现实的话,存在一些难点。一个是资金的问题,一个是公平的问题,正长岩姐觉得这个体系基本也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最近的也就是钱从哪来这是关键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城市职工养老那那个钱是从哪儿来的?城市居民是自己交的钱,自己按照社保的基数扣款8%,单位补缴16%,然后再加上一部分国家的转移支付差不多交了20年左右,等退休了,然后你就可以每个月领到按照一定计算体系方法得到的养老金了,这可以完成一个基本的自循环。但是建立这个农民的退休养老制度,你这钱是从哪来的,让农民一个月交几千块钱养老金,那不可能的,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但是不交钱没有钱呢。
第2个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公平性问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逐渐并轨都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弹了,那更别说养老金了。城市居民自己正常工作工作了将近20年,每个月都交钱,加上单位交的钱退休,他才能拿到养老金,那农民呢,每个月如果都不交钱的话,就算钱的问题解决了,也会有很大的反对的声音啊,就是说他们基本都不交什么钱,凭什么拿那么多的钱?永远不要小看人性中恶的一面,有些人就是我不好,也见不得你好,我可以过得不好,但你不能过得比我还好。
钱的问题其实短期内的很难解决的,因为钱就那么多啊,现在的养老保险缴纳年限很多地方都在上调,就证明养老保险的这个,缴纳资金池资金已经不是那么宽裕了,更何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退休。而新生儿的数量比较少,未来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也会比较少,交养老保险的人少,但是领养老保险的人多,这个未来肯定会出问题的。
农民退休制度什么时候实施
目前,农民退休金还没有具体实施的。目前会议中建议推行的农民退休制度,只是在有大量65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的农业大省河南进行试点。
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暂时没有退休金可以领取的。另外,农民年满60周岁可以领取的是农村基础养老金。
农民退休制度,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确能够说到亿万农民的心坎里。而据报道显示,王学坤委员提出的“建立农民退休制度”21日立即引发了舆论热议。诚如有的网友表示“本该如此!”。
其实,从情理角度来讲,农民也是一项职业,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享受养老退休待遇未尝不可。
扩展资料:
2020年5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提案,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相关试点
2003年,中国出现“退休农民”。青岛市城阳区66岁的农民辛丰桥近日从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个红色的存折,今后凭这个存折就可以每个月从银行领取87元养老金了。
从2003年9月21日起,青岛市有1万多名农民开始步入“退休农民”的行列,他们是青岛市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农民能否退休问题上,既然青岛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全中国所有的农民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
要实现这样一种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农民退休制度,然后才能逐步推行。
相关法律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历程
200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就提出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提议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年满60岁的农村人口退出土地经营,由政府根据养老保障实际需要发放养老金,缓解现实就业压力。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提出,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从事者,和其他行业类比,也宜有退休或转业。
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提案,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和65岁以上农民退休制度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